A股一季报出炉:近八成珠海企业盈利
发布日期:2020-05-12 07:33:17
2020年的一季度,跌宕起伏,很多企业面临了从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珠海的上市公司过得怎么样?新鲜出炉的一季报给出了答案。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29家珠海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14.2亿元,同比下降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总额近20亿元,同比下降75%。
其中,14家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双下降,仅6家企业成功突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优质标的的成长性已逐渐显现。
分析人士认为,部分上市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大,当季业绩不及预期是短期情况,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大批上市公司将迎来强劲的反弹势头,二季度有望重回稳健发展状态。
22家企业实现盈利
新基建强势推进
一季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珠海上市公司在春天感到了寒冬的凛冽。
截至目前,珠海共拥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29家在境内上市,9家在境外上市。财报数据显示,A股市场29家珠海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14.2亿元,同比下降35%;净利润总额为20亿元,同比下降75%。
从营收情况来看,29家企业中,22家企业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家企业实现了正增长。
其中,格力电器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03.95亿元,营收总额仍然排名第一;但该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9.70%,下降幅度也排名全市第三。
营收增长最快的是珠海地产龙头——华发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71%;每股收益为0.29元,同比增长7.4%。
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来看,一季度22家企业实现了盈利,盈利企业占比近8成,7家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其中,除格力电器和华发股份外,汤臣倍健一季度净利润也超过5亿元,达5.35亿元,同比增长7.46%。
与去年同期相比,29家企业中,13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同比上涨,其中增幅超过10%的企业共6家,16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综合来看,珠海上市企业中,14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下降,6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疫情中备受关注的生物医药行业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8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中,其中3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增长成色足;3家企业则出现了亏损,当季业绩表现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政策措施,“新基建”也迅速成为上市公司布局的热点。
以深耕电力行业多年的远光软件为例。据介绍,2020年,公司将以能源互联网发展为契机,通过深入参与“智慧能源”产业链及企业中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在智能化、区块链、大数据及平台融合等方面重点布局。
同时,远光软件还将加大在国家电网企业中台(含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企业级报表中心、数字化审计、智慧共享财务管理等重点项目上的投入,为国家电网战略落地及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6家营收和净利双增长
医疗器械企业表现抢眼
一季度增长成色最足、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的6家明星企业分别是:溢多利、健帆生物、宝莱特、华发股份、光库科技和恒基达鑫。
其中,前3家企业均归属于生物医药行业,依靠抗击疫情相关产品实现了业绩的较快增长。
表现最亮眼的是健帆生物: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42.3%;每股收益为0.44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85.7%,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净利率为48.5%,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
健帆生物表示,在新冠肺炎的重症及危重症救治过程中,公司的人工肝技术在清除细胞因子风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兰娟院士带领专家组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已通过实施人工肝技术抢救了多名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这对公司在技术和品牌推广方面产生了促进作用。
据介绍,目前全国约5000多家医院都在使用健帆生物的产品。未来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肾病和肝病这两大领域,继续把产品做深做透,优先在肾病和肝病领域内探索和打造血液净化全产业链,涵盖包括医疗设备、耗材、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到保险支付等。
宝莱特的业绩增长,则主要得益于健康监测类(监护仪、血氧仪、无线体温系统)产品销售。
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16.93%。其中,健康监测板块实现销售收入8646.53万元,同比增长64.16%。
主营生物酶制剂的溢多利也成功扭亏为盈: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7.94%;实现净利润1875万元,同比增长203.26%。基本每股收益0.0426元。
溢多利表示,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对下游需求增长影响,公司医药板块子公司利华制药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生产经营,糖皮质激素原料药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医药板块业绩取得较大增幅。
同时,公司生物酶制剂板块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及海外市场占有率提高的影响,营业收入增加,盈利取得增长;此外,一季度公司融资借款利息减少、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用支出大幅下降。
资料显示,溢多利子公司河南利华制药以植物甾醇为起始原料,生产和销售各类皮质激素原料药和核心中间体,与多个世界500强制药企业合作。糖皮质激素作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重症的治疗用药,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诊疗方案中均被提及,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
4月初,溢多利还公告利华制药收到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印发的核准通知,将建设河南省糖皮质激素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建成将有助于提高公司在糖皮质激素原料药领域的研发水平,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将对公司及子公司未来技术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疫情影响叠加转型压力
7家企业出现亏损
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年一季度,上市珠企中,共7家企业出现亏损。其中既有疫情影响所致,也有企业转型所带来的压力。
亏损最严重的是曾经的“亚洲瓶王”珠海中富。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下降31.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4.78万元,同比下降75.77%;每股收益为-0.03元。
珠海中富称,公司一季度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饮料市场需求疲软,公司延期复工,销售订单减少所致。
而在其所属的包装印刷行业,一季报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8.54%,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1.57%。
紧随其后的是和佳医疗。一季度,和佳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1.63万元,同比下降152.11%。
“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实施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致使医疗机构的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均有所延后。报告期内实际可比工作日仅为上年同期的1/2左右,导致公司一季度业绩受到阶段性影响。” 和佳医疗称,随着各地医疗机构逐步恢复正常运转,公司各项业务也逐步恢复正常。
目前,和佳医疗已被国家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列入《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并陆续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
“虽然疫情对公司业绩造成了短期的影响,但长远来看,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对于未来规划,和佳医疗称,浙江带来公司医院整体建设业务及医疗设施设备建设配套业务的巨大需求,给公司的医疗设备、医用工程、康复医疗服务等主营业务板块发展带来更多动力。
同样收入下降的生物医药企业还有中珠医疗和赛隆药业。其中,前者也是亏损企业中,净利润降幅最大的。
近年来,中珠医疗可谓“烦恼不断”。2019年,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对公司立案调查。截至目前,证监会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尚未有结论意见。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4.58%;净利润-2476万元,同比下降-125.08%,亏损增大。而根据此前公告,该公司预计2019年净亏损3亿元至4.5亿元。
赛隆药业则未能维持盈利状态: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32.4万元,同比下降51.1%,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实现净利润-756.2万元,上年同期为314.7万元。
职业教育机构世纪鼎利在一季度也遭受了严重冲击。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8亿元,同比下降24.46%;实现净利润-534.67万元,同比下降135.70%。
世纪鼎利称,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公司的职业教育装备业务未能正常开展,教育业务收入下降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世纪鼎利在工科方向方面已和国内37所大学合作成功开设运营了19所鼎利学院,18个专业合作项目;在金融财务管理方向,开设了5家美都国际金融学院,1家以艺术设计为主的国际学院,在校学生接近2万人。
此外,因疫情影响上下游的复工、复产,英博尔电气和乐通股份也均录得不同程度亏损。前者实现净利润-470.17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71.42%;后者实现净利润-645.23万元,同比下降87.31%。
海外疫情带来二次冲击
外向型企业经营风险加剧
随着疫情在海外的持续扩散,对进出口依赖度大的上市公司,将面临疫情的二次冲击。如今,不少企业不得不直面这一挑战。
“随着全球疫情防控的升级,将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一定的暂时性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全球各地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持续时间以及防控政策的实施情况。”全志科技如是说。
资料显示,全志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其产品广泛适用于智能硬件、平板电脑、智能家电、车联网、机器人、虚拟现实、网络机顶盒以及电源模拟器件、无线通信模组、智能物联网等多个产品领域。
2019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4.63亿元,同比增长7.23%。其中,外销收入占比62.53%。
今年一季度,全志科技实现营收2.62亿元,同比下降19.72%。公司称,主要原因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公司上下游厂商延迟开工,对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有效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二次冲击”?全志科技称,目前,公司已在AI智能识别控制和汽车电子国产芯片等领域的品牌客户批量应用取得了良好发展业绩,在家电、物联网、工控等整机终端产品国产芯片替代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2020年,公司将在已取得的良好市场和客户基础上,持续扩大在主流应用市场以及国产智能化升级市场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进一步拓展全志产品的细分市场应用生态群体,通过应用生态的开发能力覆盖更多的新增应用市场。
海外疫情的蔓延,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计划也带来了影响。
2018年9月,乐通股份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武汉中科信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据悉,该公司位于武汉地区,主要资产为拟收购并持有PCPL100%股权。乐通股份希望借助此次收购,进入数据存储业务领域。
但4月25日,乐通股份却公告终止了这一筹划19个月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关于终止原因,公司解释称,主要系标的公司中科信维位于武汉地区,目标公司PCPL 总部及主要经营实体位于新加坡、泰国等地区,主要供应商及客户位于北美及亚太地区,受境内外疫情、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标的资产未来经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权益,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此外,部分行业上游的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涨价和断供风险也值得关注。
“如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对公司原料采购、澳大利亚LSG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将产生一定影响。”汤臣倍健称,对此,公司成立抗疫应急管理小组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进行密切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经营各项安排,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员工安全,积极与上下游等多方沟通,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并在需要时给予支援。
“公司部分原材料由国外进口,如果国外疫情防控不达预期,将对公司的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英博尔电气称,在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公司将主动加强与国内外主要供应商及代理商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供应情况,结合公司的情况适当增加备货。同时,积极从国内寻求进口替代产品,提高国产化率。
■聚焦
罕见负增长 格力电器压力凸显
作为珠海的明星龙头企业,格力电器的业绩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珠海经济的“风向标”。
4月30日,格力电器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收203.95亿元,同比下降49.70%;实现净利润15.58亿元,同比暴跌72.5%。
同日,格力电器还披露了2019年年报: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05.08亿元,同比增长0.24%,基本与2018年持平;实现净利润246.97亿元,同比下跌5.75%。
罕见的负增长,背后是格力电器承受的高压力。
疫情的直接冲击是其一。“2月份,我们的销售数据几乎是0,空调市场基本是停滞的。”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曾坦言:“疫情对整个行业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空调市场整体萎缩的压力,也不断推着格力往前走。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家用空调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行业总产量同比增长1.21%,行业总体销售额同比下降0.74%,行业总出口量同比下降0.82%,行业总内销量同比下降0.69%。
格力电器也在此次年报中表示,2019年,行业在总体销售、出口、内销上都同比下降,空调全行业都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
这使得,谋求转型,成为近年来格力电器最重要的事。
但目前来看,效果仍然不明显:2019年,空调业务仍占格力电器总业务收入的88%。“产品线的单一,带来的后果就是它的抗风险能力比美的和海尔要弱。”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说。
而为了克服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影响,格力电器也开始多方求变。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11月27日起,格力电器展开“再掀双十一,百亿大让利”的活动,其中变频空调最低1599元,定频空调最低1399元。
从年报数据看,此次降价活动对格力电器的销量增长带来的成果有限。2019年第四季度,格力电器营业收入为431.14亿元,同比下滑17%,但促销导致公司四季度利润的大幅下滑。
此后,格力又瞄准了直播带货。4月24日晚,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开启了她的直播首秀。数据显示,这场直播在线观看最高峰值21.63万人,上架38种商品,销售了258件,销售额23.25万元。
此外,鲜有股票回购的格力电器也开启了回购计划。4月12日傍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4月9日,格力电器不超过180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获批。
国泰君安认为,格力电器回购股票把优秀的管理骨干与上市公司利益深度绑定,将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架构、提升经营质量。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不仅有望强化公司未来经营目标的长期性,亦能保障公司中短期财务目标的稳定实现,空调王者业绩稳健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