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制胜下一个十年:中国社会办医的蜕变之道
发布日期:2020-03-26 23:01:26
近20年来,社会办医疗机构总量快速增长,技术和规模均得到提升,国内医疗服务巨头、专科连锁、国际医疗机构以及多元化机构进入社会办医领域,共同构建了社会办医的市场格局。但是,在总体利好的市场环境下,社会办医仍然面临着监管强化、信任缺失、人才竞争、管理滞后四大主要挑战。通过本文,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课题组分析了未来十年社会办医市场值得关注的五个主要趋势,并建议了未来十年的六大制胜战略。
建议社会办医疗机构和该领域的投资者关注价值医疗、资本市场、医生资源、商业保险、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相关动态,并从业务定位、医生梯队、患者引流、运营管控、多元合作、医险结合六个角度着手,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办医市场加速发展。
1.社会办医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但由于政策限制,并未形成规模。至2001年,医疗市场改革,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领域,社会办医才逐步走上规模化、体系化的发展道路。新医改以来,随着社会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政策环境的利好,社会办医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1市场需求提升
过去十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以老年病、慢性病为代表的疾病治疗需求的增长。持续的收入改善以及多元化医疗保险的覆盖,显著加强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尤其是以上层中产及以上人群为代表的消费者群体,其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在健康方面的支付意愿显著增强。
老年病、慢性病治疗需求增加: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12%,相较2008年的8%增长了四个百分点。绝对人数从1.10亿增长到1.66亿。患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老年病的人群基数大幅提升,治病治疗需求相应增加。另外,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
支付能力的改善:从2009年到2019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以11%的速度持续增长,医疗支付能力显著改善。2011年起基本医保的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医保的报销范围也不断扩大,近年来高价药不断通过谈判等方式进入国家医保报销范围。商业保险和创新支付方式的快速兴起同样促进了支付能力的提升。
健康观念的提升和健康消费的升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理念的变化,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上层中产及以上人群规模快速增长,在总人群中的占比从3%增长到13%。这类人群倾向于购买更好的医疗服务、消费更多的健康产品,从而增大了更注重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医疗机构市场。
1.2政策环境利好
2009年新医改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社会办医的相关政策,从顶层发力逐步放开限制。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为社会办医解除机制体制障碍和政策束缚。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重申了社会办医作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重要补充的定位,启动了新一轮的政策鼓励。
医疗机构设立方面,深化“放管服”,推动“非禁即入”。一方面严控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另一方面提升审批效率,并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0个城市开展诊所备案制试点。
医生资源获取方面,放开多点执业,拓宽社会办医的医生渠道。2009年9月,卫生部印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多点执业的先行试点。2017年2月,卫计委公布《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优化和落实了多点执业的制度和流程。在此背景下,各省市也纷纷出台落实政策,解决归属医院放行问题。
患者资源获取方面,分级诊疗为社会办医带来新机遇。医联体和分级诊疗政策的加速推进,促进患者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间有序流动。社会办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医联体,承接有康复、护理需求的患者;专科服务能力较强的社会办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牵头组建医联体获得患者资源。
支付方面,医保定点资格和商保灵活合作双管齐下。从2010年的58号文起,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资格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逐步获得了与公立医院同等申报定点医疗机构的“国民待遇”。与此同时,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与商业健康险合作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为商保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和报销服务。
此外,社会办医疗机构还可以享受政府购买服务、财税支持等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