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对话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财富对话
万达王建林:搞文化产业就要做中国“订制”
发布日期:2014-03-28 18:23:28
3月21日,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应邀来到上海作演讲。不是谈商业地产,更不是谈足球。谈什么?谈文化产业。
不到一个小时的演讲中,王健林将万达文化产业的布局、愿景和盘托出。之后的观众互动、媒体专访环节,王健林更是就房地产调控、互联网浪潮、企业上市等热点、敏感话题侃侃而谈,一一作答。
个人观点
●房地产问题就是货币问题。今年、明年国内楼市可能将趋于平稳,房价或停止上涨。中国的城镇化才刚刚开始不久,还远未到萎缩的时候。我宁愿相信住建部部长说的,国内房地产市场十年内不会有根本性风险。
●我跟马云有一赌,这代表的是两种思潮。尽管如此,我要求我们每个公司都要有互联网思维。10年后,没有单纯的互联网企业,也没有单纯的线下实体公司。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必定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同样,未来万达做互联网,一定会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O2O模式。
文化产业没有“天花板”
上海图书馆四楼的多功能厅,王健林熟练地操弄着手中的PPT指示笔。
“万达为什么要做文化产业?”王健林一上来就直切正题。
在其看来,原因有三:转型升级需要、确立新的竞争优势、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巨大。
如今的万达,已不再是当年的万达。跨区域、商业地产、文化产业、跨国发展,这些都已成为万达新的标签。用王健林的话说,没有1993年跨区域发展“走出去”,就没有今天的万达。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掌门人,王健林深谙企业发展之道:“纯粹的住宅房地产就是一个周期性行业,这个周期大约在半个世纪左右,过了这个周期,市场就会走向萎缩。所以万达要转型,做商业地产。”
做企业的核心是什么?王健林直言不讳:“就是比别人要挣更多的钱。”
万达以房地产起家,壮大于商业地产领域。对于所属行业的竞争优势,王健林看得比谁都清楚。“万达商业地产每年的开工量在1000万平方米,(在商业地产领域)没有真正的全国对手。”然而,商业地产并非门槛极高的行业。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众多原本一心只做住宅物业的开发商纷纷转型、转行做商业地产。
要想确立新的竞争优势,万达唯有另辟蹊径,继续创新。“文化旅游更难被模仿。”王健林说道。
“其他行业都有‘天花板’,唯独文化产业没有‘天花板’。”在王健林看来,一部文化作品的影响可以很深远,他特别谈到了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鸿篇巨制《阿凡达》。
“光《阿凡达》一部电影就推动了I-MAX3D技术、行业的发展,这种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不光是内容上,文化产业的利润同样没有‘天花板’。”王健林这 样认为。
冲着迪士尼建文化旅游城
在解释完万达为什么要做文化产业,王健林把话题主动引向“万达文化产业的内容是什么”。
“万达做文化产业的核心,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人才。”王健林自己也承认,中国文化产业面临诸多限制,经过审慎考量,万达不更多地在内容上创新,而是重在科技、形式创新。“在中国做文化产业一定要创新。”“创新”二字,王健林看得比谁都重。
回到文化产业的内容,王健林首先列举的是“文化旅游城”。在他看来,这是万达集文化产业之大成,包括室外主题乐园、室内游乐项目、高科技舞台秀等。
其次是电影产业。王健林这样概括万达电影产业的“与众不同”:万达不签导演,不签演员,完全效仿好莱坞,打造完整的电影产业链。用王健林的话说,“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王健林还提出,2020年,万达旗下的电影院线要占到全球院线20%的份额。
除此之外,万达还通过舞台演艺、电影科技乐园、主题公园、连锁儿童娱乐、连锁量贩KTV等,全方位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内容“王国”。
谈到主题公园,王健林饶有兴致地聊起了上海迪士尼。如何看待迪士尼入华?王健林的回答倒也直截了当:“都说好虎架不过群狼!迪士尼就是一个主题公园,我在它周边搞他十几个主题乐园试试?!”
他用一种自信的言辞说道:“前不久,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刚刚开工,这个项目就是冲着迪士尼来的!项目开工的时候,我曾经说了一个大话——‘要跟迪士尼PK’,今天,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预计年人流量2000万,年收入30亿以上,一定会超过未来的上海迪士尼!”
不能照搬照抄国外东西
万达如何做好文化产业这篇文章?王健林大方露出家底:“万达做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不在传统上着力。”
王健林也承认,在国内从事文化产业,内容上不容易发力,“企业为了规模,为了挣钱,规避风险,万达全在创新、形式、连锁上发力。”
这种创新,首先突出地体现多种要素组合上。用王健林的话说,做文化产业就是要打“组合拳”,做文化、旅游、商业的综合体。
其次,是极高的科技含量。再者,是对全球资源的整合。最后,突出中国元素。
万达文化产业可以用“两条腿走路”来概括,一是不动产,二是文化旅游。“不管如何,万达决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东西。”王健林强调。
例如,万达做主题乐园,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元素,要有独一无二的设计,最贵的舞台设计、机械设备都要“订制”。
王健林对自主知识产权十分看重。据其透露,万达曾经以1350万美元买断一个演出秀的创意和设备,并花4年时间“落地”。“万达做文化产业绝不会‘要面子不要里子’。”谈及文化产业的前景,王健林的头脑显然非常清醒。
“已开业的全部盈利”、“未开业的预期良好”,是他对文化产业前景的两句重要概括。武汉汉秀、电影科技乐园半年内票全部售光,预期回报良好,佐证了王健林的前述论断。
如果说,王健林心中要有“梦”,这个“梦”一定是让万达成为世界一流文化企业。2014年,万达文化产业预计收入320亿元。王健林看得更远:“我们做文化产业的目标是,2020年收入超800亿元,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十名。”
快人快语 政府文件越少越好
问:如何看待上海文化产业市场?
答: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环境非常好。如果说自己还有什么建议,希望上海方面加强文化自信,多做创新中国元素的产品。
问:万达进军上海有无可能?
王健林:上海的土地这么“费劲”,我怎么进来?万达在无锡投300亿搞文化产业,没有房地产作为“稀释”,我根本不敢搞。
万达不是为了做房地产而发展文化产业,恰恰相反,是用房地产来“反哺”文化产业,是为了文化旅游做房地产。进上海的想法一直有,但我想,上海既然已经有了迪士尼,无论如何我不会再做主题公园。做什么反正再看。
问:上海自贸区有没有机会?
答:在自贸区里做生意,我不想简单做。一般的商业,或者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旅游,这些我都不会考虑。我们正在与上海自贸区接触,(项目)在谈,方向可能为顶尖高端的医疗资源,希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问:如何看待企业高速扩张?
答:最担忧的是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就怕政策“初一一个,十五一个”。希望政府的文件越少越好。
问:如何看待人才?
答:做文化产业,无论投入有多高,关键要看运营。人就是钱,人就是事业,每一个重要岗位都要求中外搭配。
问:如何概括企业精神?
答:1988年,万达最初的口号是:老实做人,精明做事。后来演变为:共创财富,公益社会。现在的口号是:国际万达,百年企业。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到2020年,一定要让万达跻身世界百强。
问:企业目前有哪些融资渠道?
答:万达融资的渠道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不动产抵押;其次,房地产预售;再次,发债。万达海外发债的成本比许多内地公司都要来得低得多。
问:万达是否会进军其他行业?
答:今年万达组建金融产业集团,至于是收购、参股哪家民营银行,这些都是选项,半年以后再看,“梦”成了再说。此外,如果时机成熟,不排除会进入航空业。[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