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视点
全國政協委員王愛琴:支持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工業旅遊及文化旅遊新業態
发布日期:2022-03-08 17:35:24
退“二”進“三”,推動“油”經濟向“遊”經濟轉變、“煤”經濟向“美”經濟轉變……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愛琴(上图)十分關注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工業旅遊、文化旅遊,她就支持相關新業態發展給出的意見與建議讓人耳目一新。
王愛琴說,資源型地區是我國資源能源供應的主體和基礎工業的主要集聚區,為我國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形成,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歷史性重大貢獻,同時也積累了豐厚的工業遺產,形成了採掘型旅遊、重工業旅遊、高科技旅遊、手工業旅遊等多種工業旅遊形態。
王愛琴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亦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為主體,以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工業文化遺產為基礎,逐步完善了政策框架,工作合力不斷增強,資源型地區工業旅遊得以快速發展。但遺憾的是,目前,由於我國工業遺產的保護和活化利用仍未能被社會所重視、工業旅遊區標配設施不全,工業旅遊投入與回報不對等,區域協作還不夠等,從而導致大多數資源型城市的工業旅遊依然停留在初級階段。
具體表現在:
一、政策落實難。列入中央預算支持名錄的老工業城市、基地數量偏少;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工業文化遺產僅命名掛牌,工業企業對開發工業文化旅遊資源不積極;國家政策側重方向性引導,強調地方主體作用,資源型地區投資主體單一,社會資本不活躍,加之工業旅遊以採掘型居多,投資大、周期長,工業旅遊發展缺乏資本支撐。
二、產業支持力度弱。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專項重點支持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工程,特別是避險搬遷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衰退產區轉型發展產業扶持重視不夠,對發展工業旅遊和文化旅遊新業態實質性支持不到位。
三、工業遺產開發形式單一,工業旅遊未成體系。以博物館、遺址公園為載體,工業遺產的靜態開發缺乏上下游配合,難以與周邊產業聯動發展,附加值低,帶動性吸引力弱。
為此,王愛琴提出六點對策和建議:
一、資源型地區應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工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實現工業文明的動態傳承。
二、以國家實施為主體,建立國家主體、地方主責的機制體制,加快衰退產業產區轉型發展工業旅遊接續替代產業的專項扶持,通過引導性資金投入、項目支持緩解工業旅遊資金短缺的矛盾,激發發展活力。
三、推動符合條件的工業文化主題博物館進入公益博物館項目扶助範疇,打造一批工業文明保護傳承新載體、工業旅遊互動體驗新場景。
四、因產制宜分類施策,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培育建設以工業文化為核心的工業文化景觀、科普示範基地、研學基地、工業文化教育實踐基地,變工業鏽帶為生活秀帶。
五、實施工業旅遊+生態、工業旅遊+科技、工業旅遊+文創計劃,統籌規劃、協同推進,構建工業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
六、突出地方特色行業特徵,加強區域協作,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具有產業規模、集聚效應、旅遊吸引力的工業旅遊發展集群,退「二」進「三」,推動「油」經濟向「游」經濟轉變,「煤」經濟向「美」經濟轉變,助力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輕型化,促進工業提質增效,推動「老字號」品牌價值拓展。(来源:香港商报网 常宇 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