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视点
网易、京东等中概股相继归来 港股拥抱新经济
发布日期:2020-06-08 08:41:55
京东在港交所公告,2020年6月8日(星期一)上午九时正开始香港公开发售,最高公开发售价为236港元/股。预期6月11日(星期四)定价,6月18日(星期四)上午九时正在香港联交所交易。
注入新活力后,市场认为,中概股的回归在短期有望提振港股的吸引力,提升港股的资金配置意愿,在中长期有望重塑港股估值体系等。
正“列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中概股会带来哪些新机遇?
港交所6月5日披露的信息显示,京东已通过上市聆讯,并递交了初步招股书,正式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同一天,网易结束香港上市的公开认购,网易将于6月11日正式登陆香港市场,目前投资者反应火热,国际配售获得百倍超额认购。
借着互联网巨头的二次上市潮,香港资本市场正在迎来新的机遇。与美国市场不同,香港资本市场历史上以传统经济见长,地产、金融类企业赴港上市备受青睐,投资者也更喜欢股息率稳定的个股。
这得益于港交所2018年推出25年来最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即《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迎来了一个内地科技股上市高峰期——小米、美团、映客等都选择赴港上市。2019年阿里巴巴的在香港二次上市,今年6月份,网易、京东官宣回归港股,拼多多也要到港股二次上市,中国互联网龙头企业回归港股,也让香港市场真正意义上拥抱了中国新经济。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6月4日在一次通过网络直播的行业会议上表示:今年将是首次公开发行 (IPO)重要的一年,包括来自内地的超大规模IPO,很多是我们称之为从美国回流的企业。
负责香港和美国投行业务的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单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港交所在最近几年致力于推进更加开放且灵活的监管体系,以及跟A股市场的互联互通。对于中概股中的科技龙头企业而言,二次上市除了利于扩大融资、提升公司流动性,更将受益于本土效应获得更多国内投资者的关注。企业选择多市场上市,也将进一步减少中概股在美股市场面临的地缘性风险。
注入新活力后,市场认为,中概股的回归在短期有望提振港股的吸引力,提升港股的资金配置意愿,在中长期有望重塑港股估值体系等。
为什么是香港
继阿里巴巴之后,网易成为第二支来香港上市的中概股。本次将新发行1.71亿股普通股,香港公开发售的价格将不高于每股发售股份126港元,并将于6月11日9时开始在港交所交易,最高募资28亿美元。
投资者对网易的认购热情更甚于阿里。散户的高额需求有望触发回拨机制,使得所发行1.71亿股中的12%出售给散户投资者。根据15家券商数据显示,网易的累计孖展额(即保证金账户认购额)约859亿元,相当于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1倍。
京东也紧随其后,港交所6月5日公布京东招股书,这家电商巨头有望成为网易之后第三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中概股。目前京东尚未公布新股发售的规模和定价。不过,媒体报道,京东可能筹集约30亿美元。
对于港交所而言,京东和网易都是中国新经济的代表企业。京东总市值830亿美元。其在最新招股书中表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总收入分別为3623亿元、4620亿元和5769亿元,近三年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6.19%。同期,京东的活跃用户数分別为2.925亿、3.053亿及3.62亿。网易市值500亿美元左右,最新的一季报显示,网易报告期内净收入17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网易目前有游戏、电商、音乐、有道等几大业务板块,覆盖用户超过10亿。
这些互联网巨头都是港交所通过改革希望吸引来的企业。港交所自2018年以来的一系列改革都围绕着吸引更多新经济的企业。2018年4月份,港交所宣布接受尚未赢利生物科技公司于主板上市的申请,吸引了内地一批生物科技类企业赴港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来港上市、允许符合资格的中资及国际公司在港二次上市。而符合条件的中概股均是阿里、京东、百度、携程、拼多多一类的企业。在港交所开绿灯之前,尚未赢利的中国企业只能选择纳斯达克。
一直以来香港公开市场企业多以传统经济为主,在2018年以后迎来一拨新经济上市热潮之后,新经济的观念逐步被香港投资人接受。
在单莉看来,自2016年起,第一单新经济企业美图作为亏损企业上市以来,港股市场对新经济公司的估值方法和投资理念也在逐步多元化。“新经济卖的是一个非常远期的故事,美国投资人更乐意为有前景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逻辑买单,所以我们看到一旦新经济公司无法兑现业绩,投资人就会往回退一步,香港的投资人也在慢慢地接受新经济的投资理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而对中概股而言,二次上市也是最为方便的选择。相比于中概股从境外回归一般要经过私有化、拆VIE架构和国内上市或借壳上市三个流程,耗时长且成本高。光是从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到最终完成大概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还没有算上再次排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时间。以360为例,360创始人周鸿祎表示,360私有化过程中,退市价超过了发行价的5倍,总成本差不多100亿美元。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认为,港股之所以成为中概股回归的第一站,是因为:一是港股国际化程度高,近半数投资者来自海外,投资者以机构为主,从而投资风格偏重长期价值。二是政策制度完善,鼓励新兴科创企业上市。三是虽然港股整体便宜,但是科技和新兴消费类公司享有高估值溢价,这对在美中概股非常具有吸引力。
李小加在上述网络直播会议中表示,许多中国公司之所以在美上市,都是因在香港上不了市,在发布IPO新规前,港交所在公司治理和双重股权架构等问题上的要求都更加严格。很多有意来港上市的美国上市中概股,已具备在香港上市的条件,包括科技公司。“目前美国的氛围变得不那么友好了,而我们已经从根本上对上市制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我们变得更加灵活。”
如何理解这一波的二次上市潮?单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当前中概股二次上市更多是中国优质的互联网企业寻求多地资本市场布局的结果,受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和阿里巴巴二次上市的示范作用影响,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进程。
“如果迎来一批中概股回归的热潮,港交所也更愿意支持科技巨头回来,丰富他们市场上优质公司的体量,同样的道理也是适用在A股市场的。”上述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表示。
注入新活力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港股上市规则修改后首家以“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的公司。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港交所迎来近十年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美团点评成为继小米集团之后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
这些中概股公司都看好香港未来会迎来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上市仪式上表示,这是香港资本市场的创新,相信香港会迎来更多新经济公司。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二次上市之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当时表示,得益于过去几年间香港资本市场的积极改革,今天阿里巴巴终于“回家”上市。网易选择香港二次上市的时间点,正好距离其首次登陆美国资本市场20年。这20年来,香港市场已经发展成颇具自身特色的资本市场,但就流动性而言,香港市场不如A股和美股,而就市场深度而言,又不如美股。
港股的日成交量在1000亿港元左右,少的时候可能只有800亿港元,尤其是港股的一些中小盘股票,流动性非常弱。对比之下,A股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成交量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
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中概股的二次上市潮将给香港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流动性。香港优质标的多,但是流动性却不足。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已经接近3000亿港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香港上市,也将吸引更多沪深港通资金南下。
缺乏流动性之下,香港市场的低估值也为投资者诟病。恒生指数目前的PB为0.9,处于历史地位。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恒生指数的PB为1.3-1.4倍之间。新经济企业也有望提升香港市场的估值中枢。
海通证券荀玉根认为,中概股中科技和消费类公司在美国整体享有高估值溢价。港股科技和新兴消费类公司同样也享受估值溢价。港股中科技+消费类公司总市值占比为52.3%,按照2019年净利润计算这些公司PE(整体法)为47倍,其中头部公司如阿里巴巴PE(TTM)为26倍,腾讯控股为38倍,美团点评为373倍,小米集团为29倍,海底捞为76倍,远高于恒生指数的9.4倍。
另外,5月18日,恒生指数公司还宣布,自8月起将同股不同权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纳入恒指成份股,但同时维持对现时恒生指数“代表在香港上市的大中华公司”的定位,也不会对香港与内地成份股及金融股在恒生指数里的比例或比重作出限制。
目前在美上市中概股以科技+消费为主,目前美股共有248家中概股公司,其中科技+消费类公司有157家,科技+消费类公司总市值占比为64.7%。荀玉根认为,这些中概股回归将改变港股行业结构,提高科技和消费类占比,港股市场有望焕发出新活力。
华泰证券分析师张馨元表示,中概股的回归在短期有望改善港股在过去几年中吸引力不振的因素——新经济成分过少,提升港股的资金配置意愿,在中长期有望重塑港股估值体系,提振港股风险偏好中枢。外资回暖+南下资金仍强的背景下,港股正处资金面蜜月期。中美摩擦从灰犀牛向常态化风险演进,对港股的边际扰动在逐步趋弱。(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欢迎合作共赢!
媒体报道、投资招商请联系:
微信:xbqing1 邮箱:757533693@qq.com